助聽器小學堂2025助聽器推薦|耳掛、耳內、耳道、脖掛、口袋型助聽器怎麼挑? Posted on 2025 年 4 月 30 日2025 年 5 月 2 日 by 律徵 文章目錄 助聽器外觀種類 耳掛型助聽器(BTE) 耳內型助聽器(ITE) 耳道型助聽器(CIC/ITC) 脖掛型助聽器 口袋型助聽器 助聽器種類整理 如何選擇助聽器 助聽器保養 耳寶助聽器通路 助聽器外觀種類 隨著科技進步,助聽器的款式與功能也日新月異,從傳統的耳掛型、耳內型到隱密性高的深耳道型,甚至有結合藍牙功能的智慧輔聽裝置,選擇越來越多元。但也因此,許多聽損者在選購助聽器時常感到困惑,不知道哪一種最適合自己的需求。 本篇文章將帶您一次搞懂常見的助聽器種類,包括耳掛、耳內、耳道、脖掛、口袋型等類型,並說明各款的配戴方式、適用對象與優缺點,幫助您根據自身聽力狀況與生活習慣,挑選出最合適的助聽器型號。 耳掛型助聽器(BTE) 耳掛型助聽器(BTE) 耳掛型助聽器(Behind-The-Ear, BTE)是最傳統且應用最廣泛的助聽器款式,機身呈彎月狀,穩固地掛在耳朵後方,並透過透明音管連接至耳內的耳模,將聲音傳導至耳道中。因主機體積較大,能容納更強的放大器與更持久的電池,成為重度聽損者的首選。 適合對象: 輕度至深度聽力損失者皆可使用 長輩或手部不靈活者(較大機身,操作更容易) 需要穩定配戴與強大音量補償者 優點: 放大功率強,適用範圍最廣 操作簡單,方便長輩使用 音質穩定,容易維修保養 可選配不同耳模以提升配戴舒適度 注意事項: 體積相對較大,外觀不易隱藏 初次配戴者可能需適應耳後配戴感 需定期清潔音管與耳模以避免耳垢堵塞 耳內型助聽器(ITE) 耳內型助聽器(ITE) 耳內型助聽器(In-The-Ear, ITE)是配戴於耳殼內的客製化助聽器,外殼依使用者耳型量身打造,能緊密貼合外耳輪廓。相較於耳掛型,ITE外型較小,佩戴時更為隱密,同時仍保有足夠空間容納多種功能,兼具美觀與實用性。 適合對象: 輕度至中重度聽力損失者 希望助聽器外觀不明顯、又不犧牲功能性的使用者 希望輕便、可直接使用電話或耳機者 優點: 客製化貼合耳型,配戴舒適度高 電池容量較大,續航時間佳 外觀低調,自然融入膚色 適合日常使用,方便接聽電話 注意事項: 機身仍比耳道型或深耳道型略大,隱蔽性略低 因置於耳內,需定期清潔以避免耳垢堵塞 操作按鍵較小,對手指靈活度有限者可能較不便 耳道型助聽器(CIC/ITC) 耳道型助聽器分為完全耳道型(CIC, Completely-in-Canal)與耳道型(ITC, In-the-Canal)兩種,皆屬於客製化設計,機身可深入耳道內部,配戴後外觀低調,幾乎不易被察覺,深受追求隱形款式的用戶喜愛。 適合對象: 輕度至中重度聽力損失者 希望助聽器外觀隱蔽、不明顯者 希望有自然聽覺體驗,並保持日常外觀者 CIC(完全耳道型)的優點與限制: 最小型助聽器,幾乎隱形 可善用耳朵的自然集音結構,提升聆聽自然度 適合講電話或配戴耳機 但因體積小,不適合重度聽損者,且操作、維修相對較不方便 按鍵與電池都偏小,手部靈活度需良好 ITC(耳道型)的優點與限制: 外型比CIC稍大,仍具隱蔽性 空間較足,可加裝如音量調整鍵、定向麥克風等功能 操作相對CIC更容易,電池續航也更佳 隨著體積稍大,部分外觀會暴露於耳道口 脖掛型助聽器 脖掛型助聽器 脖掛型助聽器(又稱為頸掛式輔聽裝置),是一種結合藍牙耳機外型與智慧放大技術的聽力輔助產品,外觀與一般藍牙耳機相似,配戴方式為將主機掛於頸部,透過細線連接雙耳耳機,實現聲音放大與降噪功能。 此類產品如耳寶推出的「智慧脖掛型個人聲音放大器」,即是針對中重度聽損者,或年長者在特定情境中(如看電視、聊天、外出)聽不清楚時設計的輔聽選擇。 適合對象: 中度至重度聽力損失者 希望同時享有放大功能與日常外出配戴美觀者 對傳統助聽器外觀排斥、偏好科技風格產品者 需要更大音量但不需全日配戴者 優點: 外觀低調、有如藍牙耳機,不易引起關注 操作介面清楚、適合長輩使用 支援藍牙連線、智慧降噪、環境聲抑制等先進功能 價格較傳統助聽器親民 注意事項: 通常不具備個人化調音與醫療級驗配功能 因機體較大,可能不適合需要長時間配戴者使用 口袋型助聽器 口袋型助聽器 口袋型助聽器是一種將主機放置於衣服口袋或吊掛在胸前,透過導線連接耳機傳聲的傳統型助聽器。這種機型歷史悠久,屬於最早期的助聽器樣式之一,雖然外型較為明顯,但憑藉高功率、操作直覺的特點,仍受到部分高齡用戶或重度聽損者青睞。 適合對象: 重度至極重度聽損者 手指活動不便者(如長輩、關節退化者) 對新型助聽器不熟悉,偏好大型按鍵操作者 僅在特定時間(如看電視、聊天)需要助聽者 優點: 主機體積較大,放大功率強,適合聽損嚴重者 操作簡單、按鍵明顯,長輩容易上手 電池容量大,續航時間較長 價格通常較親民、維修容易 注意事項: 外型明顯,攜帶不便、外觀不美觀 易受雜音干擾,音質不如數位型助聽器清晰 缺乏個人化調整與降噪技術 現今市場較少見,選購與維修資源有限 助聽器種類整理 助聽器類型 外觀位置與特徵 適合對象 耳掛型(BTE) 機身掛於耳背,聲音透過導管傳至耳模 各種程度聽損者,特別是兒童與重度聽損者 耳內型(ITE) 完全嵌入耳殼內,根據耳型量身訂做 輕度至中度聽損者 耳道型(CIC/ITC) 部分或完全隱藏於耳道內,極為隱密 輕度至中度聽損者,注重外觀者 脖掛型 主機掛於頸部,耳機與耳道連接 活動頻繁者、中重度聽損者 口袋型 主機放衣袋或掛胸前,以線連接耳機 高齡者、重度聽損者、操作不便者 助聽器類型 優點 注意事項 耳掛型(BTE) 功率強大、耐用穩定、可更換耳模 體積較大,配戴時明顯 耳內型(ITE) 外觀較隱密,操作簡單,佩戴舒適 空間有限,功能與電池續航受限 耳道型(CIC/ITC) 幾乎看不見,自然聽感佳 操作困難、電池小,對手指靈活度有要求 脖掛型 支援藍牙、通話便利、重量平均分布 需配戴於頸部,適應期略長,對穿搭有影響 口袋型 音量大、操作簡單、價格親民 體積大、攜帶不便、外觀不美觀、音質不如數位型 如何選擇助聽器 選擇助聽器不只是比外觀、比價格,更重要的是「根據個人需求與聽力狀況」來挑選。以下是幾個實用的選擇方向: 1.根據聽力損失程度選擇 輕度至中度聽損者:可選擇耳內型(ITE)、耳道型(CIC/ITC)或脖掛型,強調隱蔽與舒適。 中重度至重度聽損者:建議使用耳掛型(BTE)或口袋型助聽器,功率大,放大效果佳。 重度以上:更需專業評估,可能需搭配輔助裝置或特製機型。 2. 考量配戴舒適度與外觀 注重隱形外觀者:可選擇耳道型(CIC)或深耳道型(IIC)。 若不在意外觀但注重穩定性與續航力:耳掛型(BTE)與口袋型較合適。 長時間配戴者:建議試戴多種款式,選擇最舒適、不易脫落者。 3. 依操作能力與生活習慣調整 年長者或手部靈活度差者:可選擇按鍵大、電池續航長的耳掛型或口袋型。 生活忙碌、通勤通話需求高者:可考慮藍牙功能的脖掛型或智慧輔聽耳機,提升便利性。 戶外或嘈雜環境使用者:選擇具備「方向性麥克風」、「降噪功能」的數位助聽器。 4. 搭配專業聽力檢測與驗配 建議前往專業助聽器中心進行聽力檢查與專業諮詢,由聽力師評估後,根據聽力圖與生活需求,進行「量身訂製」的選配服務。 助聽器保養 每日保養小步驟 使用前後擦拭機體:用乾布或乾紙巾輕拭機身,避免水氣殘留。 保持耳道乾淨:耳垢過多會影響音質,建議定期清潔耳朵。 開關機習慣:不使用時請關機,或打開電池蓋保持通風,避免潮濕。 每週清潔注意事項 清除耳垢堵塞:可用助聽器專用小刷、清潔棒清理聲孔與濾網。 檢查耳模或導管:如有耳模的助聽器,建議拆下耳模清洗,並完全晾乾後再裝回。 使用除濕盒或電子烘乾機:有效預防助聽器受潮與故障,是台灣潮濕氣候中非常重要的配件! 定期回診與專業保養 建議每3到6個月回到原購買門市或助聽器中心,由專業人員進行: 聽力變化追蹤 助聽器效能檢測 更換濾網、耳塞或電池 軟體更新與功能微調 耳寶助聽器通路 詳細通路請見耳寶官網 https://www.mimitakara.com.tw/location/ 1. 元健助聽器門市 元健助聽器是耳寶的特約經銷商,在全台設有多家門市,提供專業的聽力服務與產品。 2. 合作零售商及藥局 躍獅藥局 佑全藥局 新高橋藥局 寶島眼鏡 3. 線上購物 耳寶官方網站:提供各型號助聽器電池的詳細資訊與購買選項。 PChome 24h購物:搜尋「耳寶助聽器電池」,即可找到相關產品,享受快速宅配服務。 立即預約,請撥打0800-000-897 – 延伸閱讀 – 只給您最好的|耳寶助聽器線上商店 重點整理>2022最新助聽器推薦及價位介紹 OTC助聽器推薦購買攻略|價格、品牌、適用聽力損失程度一次看 2025年5月優惠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