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輕忽的隱形殺手!失智與聽力損失竟然有關係!

成年朋友們是否有這個問題:為什麼爸媽年紀越大,好像變得越難溝通?

有時候不一定是長輩變固執、變得難相處,很有可能是聽損問題作祟。一項調查顯示,65歲以上老年人4成有聽力受損情形,70歲以上更高達8成。因此,有聽力問題的長輩們容易變得不愛講話、不愛出門,甚至鬱鬱寡歡。 

聽損問題 導致與人交談困難

與聽損長輩溝通,除了要有耐心,更要細心。一般來說,過了50歲聽力便可能逐漸退化,而退化的程度約每10年減少10分貝。除了少數因感染、疾病或血流不順暢,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部醫師吳哲民表示,聽力退化往往多屬於「感音性聽力障礙」,即耳蝸毛細胞萎縮或聽神經退化,雖能感受到聲音刺激,但腦部對聲音的辨識力變差,其實是「有聽沒有懂」。

聽力退化 身心健康易受影響

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,針對70~80歲、近2000名年長者研究發現,相較於聽力正常的老人,輕度、中度及重度聽力損失者,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分別增加2倍、3倍及5倍。聽力損失愈多,罹患失智症風險也就愈大,智力衰退時間更提早3年,速度也快了30~40%。 醫學上認為可能與大腦需要分精力去處理「聽不到」這件事,同時也因為聽不到,降低了社交刺激,導致認知功能下降,進而發生失智。2019年5月,世界衛生組織(WHO)公布的「降低認知衰退與失智風險」準則,就建議應該針對長者提供助聽器,再透過定期篩檢,管理聽損的狀況,降低失智風險,已經是全球共識。

避免惡化 請及早佩戴助聽器

聽力退化是一段緩慢的過程,吳哲民說,平時家人須多留意長輩聽力狀況,並定期健檢,若發現問題,可至耳鼻喉科諮詢,或有聽力設備之地點進行聽力檢查。由於每個人聽損狀況不同,助聽器也必須講求個人化,建議在醫師、專業聽力師的協助下選配助聽器,且佩戴助聽器至少需2至3個月的適應期,可先從安靜的地方開始,再逐漸加長佩戴時間。

參考資料:

長輩總是有聽沒有懂?聽力退化「慢得沒感覺」,身為子女都該看這篇(2018/12/10 )。健康2.0。民110年5月4日,取自:https://health.tvbs.com.tw/medical/312754

郭庚儒(2021/02/08 )。聽力差失智早3年、風險高5倍!醫揭2招好習慣避免聽損。健康2.0。民110年5月4日,取自:https://health.tvbs.com.tw/review/327043

彭辛茹(2020/04/20) 。研究:聽力受損患失智症機率高達69%!一次了解3種不可逆聽力受損。Heho健康。民110年5月4日,取自:https://heho.com.tw/archives/79038

彭子珊(2020/01/13) 。失智跟聽力有關係!護耳兼護腦,可以怎麼做?。天下雜誌。民110年5月4日,取自: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5098580


聯絡我們